来源:中影人艺考表演学苑 发布时间:2025-06-24
在表演艺术领域,形体是演员塑造角色、传递情感、展现艺术魅力的重要媒介。对于表演专业艺考生而言,具备良好的形体能力素质不仅能够在艺考中脱颖而出,更是未来在表演道路上长远发展的基石。形体能力素质训练涵盖身体形态、柔韧性、力量、协调性、表现力等多个方面,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训练方法与要点。
一、基础形体姿态矫正训练
良好的形体姿态是表演的基础,它能直接影响观众对演员形象的第一印象。许多艺考生存在含胸驼背、塌腰、骨盆前倾等不良体态问题,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限制身体动作的舒展与表现力。
站姿训练:站姿是日常生活与表演中最基本的姿态。训练时,要求双脚并拢或呈小八字站立,膝盖伸直且微微收紧,臀部夹紧,腹部内收,挺胸抬头,双肩下沉并向后舒展,头部保持中正,双眼平视前方。可以背靠墙站立,让后脑勺、肩部、臀部、小腿肚和脚后跟都贴紧墙面,感受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发力与位置,每次保持15 - 20分钟,每天进行3 - 4次。通过这种方式,能有效纠正弯腰驼背等不良站姿,养成挺拔的体态习惯。
坐姿训练:正确的坐姿同样重要。坐在椅子上时,应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,背部挺直,不要倚靠椅背,双腿并拢或小腿交叉,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。避免跷二郎腿、弯腰趴在桌子上等不良坐姿。在日常学习、休息时,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坐姿,也可进行专门的坐姿训练,如保持坐姿的同时,进行头部、肩部的微调练习,增强对坐姿的控制能力 。
走姿训练:走姿是动态的形体展示。行走时,身体重心微微前倾,双肩平稳,手臂自然摆动,摆动幅度以30 - 45度为宜。迈步时,脚跟先着地,然后过渡到脚掌,步伐大小适中,速度均匀。可以在地面上画一条直线,沿着直线练习行走,确保双脚始终踩在直线上,以纠正走路歪斜、步伐不稳等问题。同时,结合音乐节奏进行走姿训练,培养节奏感与韵律感。
二、柔韧性训练
柔韧性是形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能够扩大身体关节的活动范围,使动作更加舒展、优美,有助于完成各种复杂的表演动作。
颈部柔韧性训练:进行颈部前屈、后伸、侧屈和旋转练习。缓慢地将头部向前低下,尽量让下巴贴近胸部,感受颈部后侧的拉伸,保持15 - 30秒;然后向后仰起头部,感受颈部前侧的拉伸;接着向左右两侧侧屈头部,耳朵尽量靠近肩膀;最后进行颈部的旋转运动,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3 - 5圈。每个动作重复3 - 4组。
肩部柔韧性训练:常见的训练方法有肩绕环、压肩和拉肩。肩绕环时,双肩向前、向后做环形运动,幅度由小到大,每组10 - 15次,进行3 - 4组;压肩可面对把杆或窗台,双手伸直扶在上面,上半身前倾,利用身体重量下压肩部,保持20 - 30秒,重复4 - 5次;拉肩则需要同伴协助,同伴站在身后,双手握住练习者的手臂,缓慢向后拉伸,注意力度适中,避免受伤 。
腰部柔韧性训练:包括下腰、甩腰等练习。下腰时,双脚与肩同宽站立,双手向上伸直,缓慢向后弯曲腰部,直到双手能够触碰到地面,若无法直接触地,可先借助墙壁或同伴辅助练习;甩腰时,双脚站稳,以腰部为轴,上半身快速前后摆动,增强腰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。腰部训练强度较大,要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损伤。
腿部柔韧性训练:主要有压腿、踢腿和劈叉练习。压腿分为正压腿、侧压腿和后压腿,将腿放在一定高度的物体上,身体保持正直,进行下压动作;踢腿包括正踢腿、侧踢腿和里合腿、外摆腿,踢腿时要快速有力,尽量踢高;劈叉分为横叉和竖叉,在练习劈叉时,可先进行压腿热身,然后缓慢地将双腿向两侧或前后打开,循序渐进地增加幅度。
三、力量训练
力量是支撑形体动作的关键,强大的肌肉力量能够使动作更加稳定、有力,增强身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。
核心力量训练:核心肌群包括腹部、背部和臀部的肌肉。平板支撑是锻炼核心力量的有效方法,双肘和双脚支撑地面,身体保持一条直线,不要塌腰或撅臀,每次坚持1 - 2分钟,进行3 - 4组;仰卧起坐可以锻炼腹部肌肉,双手抱头或放在身体两侧,双腿屈膝,利用腹部力量将上半身抬起,每组15 - 20次,进行3 - 4组;还有俯卧背起,趴在瑜伽垫上,双手放在身体两侧,利用背部肌肉力量将上半身和双腿同时抬起,每组10 - 15次,进行3 - 4组 。
上肢力量训练:常见的训练动作有俯卧撑,双手撑地,与肩同宽,身体保持挺直,屈肘下压身体,再撑起,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标准俯卧撑或跪姿俯卧撑,每组10 - 15次,进行3 - 4组;哑铃练习也是不错的选择,通过哑铃的上举、弯举等动作,锻炼手臂的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等肌肉群。
下肢力量训练:深蹲是锻炼下肢力量的经典动作,双脚与肩同宽站立,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,再站起,每组15 - 20次,进行3 - 4组;还有蛙跳、台阶跳等跳跃类练习,能够增强腿部的爆发力和弹跳力,但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,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。
四、协调性训练
协调性是指身体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相互配合、协同工作的能力,对于表演中的舞蹈、武打等动作以及角色的自然表现至关重要。
舞蹈训练: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,如古典舞、民族民间舞等,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。舞蹈中的步伐、手势、身体转动等动作需要身体各部位的高度配合,在舞蹈练习过程中,逐渐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和对动作的感知能力。可以参加舞蹈培训班,跟随专业老师学习舞蹈组合和剧目,也可通过网络视频教程进行自主学习 。
球类运动:如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等球类运动,需要眼、手、脚的快速反应和协调配合。在运动过程中,通过接球、传球、投篮等动作,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。每周进行2 - 3次球类运动,每次运动30 - 60分钟。
专项协调性练习:例如进行手脚配合的练习,双手和双脚同时做出不同的动作,如左手向上摆动的同时右脚向前迈出,右手向下摆动时左脚向后收回;还可以进行节奏性的身体动作练习,跟随音乐节奏,进行拍手、跺脚、点头等不同动作的组合练习,提高身体对节奏和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。
五、表现力训练
表演专业艺考生的形体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能力,更要能够通过形体动作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性格、情感和内心世界,因此表现力训练不可或缺。
观察与模仿训练:观察生活中不同人物的形体姿态、动作习惯和情感表达,如老年人的迟缓、儿童的活泼等,并进行模仿练习。通过观察和模仿,培养对形体语言的敏感度和表现力,学会运用形体动作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。还可以观察影视作品、舞台剧中优秀演员的表演,学习他们如何通过形体传递情感和信息 。
即兴表演训练:设定不同的情境和主题,进行即兴的形体表演。例如,假设自己身处暴风雨中、在欢乐的聚会上等,用形体动作表现出相应的情境和情绪。在即兴表演过程中,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大胆运用形体语言表达内心感受,提高形体表现力和应变能力。
舞台表演实践: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各类表演活动,积累舞台经验。在舞台表演中,感受观众的反馈,调整自己的形体表现,学会在不同的舞台环境下自如地展现自己的形体魅力。同时,接受专业老师和观众的评价与建议,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形体表现力。
表演专业艺考生的形体能力素质训练是一个系统、长期的过程,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。通过基础形体姿态矫正、柔韧性、力量、协调性和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,全面提升自身的形体能力素质,为在艺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和未来的表演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万分感谢!
官方微信
微信扫一扫
官方微博
微博扫一扫
ONLINE MESSAGE